13万俄军向乌克兰投降_13万俄军向乌克兰投降视频
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谈论13万俄军向乌克兰投降的话题。这个问题集合包含了一些常见和深入的问题,我将详细回答每一个问题,并分享我的见解和观点。
1.守了3个星期大败而归,红利曼战役,俄军是怎么打的?
2.俄军从赫尔松撤退,整个克里米亚暴露在乌军的射程内,克里米亚还能守住吗?
3.杀俄战俘、误炸波兰,美国对乌失望或发通牒,英国已开启劝降行动
4.俄波战争是怎么回事?
5.被西方劝说与俄罗斯和谈,与乌军总司令传出矛盾,泽连斯基遇麻烦
6.俄波战争第二阶段是怎样的?
守了3个星期大败而归,红利曼战役,俄军是怎么打的?
有人认为俄罗斯放弃红利曼,是想要完成战略调整,然而在我看来,俄罗斯的举动完全存在着被迫性质,因为一旦俄罗斯想要再夺下红利曼,必然要付出相当惨痛的代价。一、俄军会大败而归,是因为俄军没有进行过多抵抗作为乌东地区的战略要地,红利曼一直是俄乌双方争夺的关键点,而俄军之所以会丢掉这一战略要地,就是因为俄军并没有对乌克兰军队的反击进行过多的抵抗,并且还迅速撤离了自身的军事力量。在应对俄乌冲突问题时,俄罗斯高层一直采取着模糊不定的态度,要知道在没有确定准确战略目标的情况下,俄罗斯军队根本不可能拥有太强的战斗力。
乌克兰军队在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后,也拥有了向俄罗斯方面反击的实力,同时乌克兰军队的战略目标也要比俄罗斯方面明确得多,因此在目标明确的优势带动下,乌克兰军队必然会向红利曼地区的俄罗斯军队发起强有力的反击。
单纯从军队实力层面来看,俄罗斯确实要远远优于乌克兰,只不过俄乌冲突形势过于复杂,并不能够单纯依靠军队实力来决定战争的胜负,在面对乌克兰军队强有力的反击时,俄罗斯军队根本没有爆发出任何的战斗意志,这使得乌克兰军队在进攻红利曼地区时,根本没有遇到任何像样的抵抗。
从官方层面来看,俄罗斯对于军队行为的解释是在进行战略层面的调整,但是在我看来,俄罗斯军队没有进行多少抵抗,才是俄罗斯军队从红利曼战役败退的主要原因。
二、俄军守了三个星期却大败而归,是因为遭遇了乌克兰军队的围困为了降低部队的人员伤亡数量,乌克兰军队在进攻红利曼地区的时候,并没有采取及时猛攻策略,因为突然对俄罗斯军队发起猛攻,必然会遭到俄罗斯军队的强力抵抗,只有对俄罗斯军队进行长时间的围困,才能够让俄罗斯军队丧失足够的战斗力。
由于红利曼地区的俄罗斯军队数量要远少于乌克兰军队,这使得俄罗斯军队在面对乌克兰军队的围困时,只能够选择坐以待毙,并不能够选择对乌克兰军队发起抵抗。
在遭到乌克兰军队长期围困之后,俄罗斯军队的补给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要知道军人一旦丧失补给,那么必然会让军队的士气遭受到严重的打击,正是在乌克兰军队长期围而不打的策略引导下,乌克兰军队才能够重新占领红利曼地区。
虽然乌克兰军队的行为并没有办法消灭俄罗斯军队的有生力量,但是却能够有效减少部队的人员伤亡,这对于乌克兰军队展开下一轮的反击攻势,也必然会带来相当多的帮助。
三、在红利曼战役爆发之后,俄罗斯军队撤出在该地区的全部军事力量如果俄罗斯军队想要保住红利曼地区,那么俄罗斯官方就应该出动精锐力量和乌克兰军队进行对抗,只有在拥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俄罗斯军队才能够压制住乌克兰军队的反攻势头。
只不过很可惜的就是,俄罗斯军队并没有采取反攻策略,而是选择撤出了在红利曼地区部署的全部俄罗斯军队,正是由于俄罗斯军队的这一举动,使得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的进攻势头,也出现了屡屡受挫的情况。
撤出了红利曼地区的俄罗斯军队后,俄罗斯确实保留住了军队的有生力量,只不过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如果俄罗斯未来想要继续占领红利曼地区,那么必然会付出更大的代价。
从俄罗斯军队的这一战场选择来看,俄罗斯军队确实做出了非常错误的选择,如果不选择用其他办法来降低红利曼战役失利所带来的影响,那么俄罗斯军队就很有可能会面临着失败的命运。
从官方层面来看,俄罗斯并没有放弃红利曼地区,只不过想要动用军事力量重新夺回红利曼地区,俄罗斯军队确实存在着底气不足的问题。如果不想办法提高军队的士气,那么俄罗斯军队接下来必然会面临着连续失败的情况。
俄军从赫尔松撤退,整个克里米亚暴露在乌军的射程内,克里米亚还能守住吗?
克里木战争即东方战争,是俄国与同盟国争夺近东统治权的战争。19世纪中叶前夕,欧洲各资本主义国家,首先是大不列颠和法国,都加紧了在近东的扩张,以夺取新的市场和获得殖民地。西方列强的扩张意图遭到了俄国的反对,当时,俄国正力图维护它在黑海地区的经济和政治利益,巩固它在巴尔干和外高加索的地位。土耳其反动势力在一些西方外交家的怂恿下,也在酝酿计划,想从俄国手中夺走克里木和高加索。东正教与天主教之间1852年在巴勒斯坦的“圣地”归属权问题上的争执,成为克里木战争的导火线。
1853年2月,尼古拉一世派遣他的特使缅施科夫海军上将前往伊斯坦布尔,要求土耳其政府承认俄皇对苏丹统治下的东正教臣民有特别保护权。土耳其自恃有同盟国撑腰,于1853年5月拒绝了俄国的最后通牒,并允许英法联合分舰队进入达达尼尔海峡。俄国遂与土耳其断交,并于1853年7月3日派兵进驻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这两个多瑙河公国。1853年10月9日,土耳其苏丹阿卜杜·麦吉德在大不列颠和法国的支持下要求俄国归还这两个公国,并于10月16日对俄国宣战。1853年11月1日,俄国宣布与土耳其处于战争状态。在多瑙河战区,土耳其集中了驻克里木土军总司令奥美尔·帕夏元帅约15万人的部队与哥尔查科夫将军8.2万人的俄军相对峙。
在黑海,局势对俄国较为有利。俄国舰队比土耳其舰队强大得多,因此,不仅可以积极利用它来对付土耳其的海上兵力,而且还可以积极利用它来协助陆军的行动。对峙双方都没有制订具体的战争计划。俄国政府认为,事态不会发展成为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可以限制在军事威胁的范围内。因此,俄军统帅部出兵多瑙河两公国之后,遂在巴尔干采取了观望的态度。土军尽管在兵力上占颇大优势,但其统帅部认为还是等盟国参战为妥。在高加索,俄军的绝大部分部队被调去镇压山地居民的起义,只剩下有限兵力防卫与土耳其的接壤边界。因此,为了对付阿勃迪一帕夏的近10万人的土军,俄国匆忙组建了一个3万人的军队,由别布托夫将军指挥。
俄军统帅部基于敌方拥有比自己多2~3倍的优势兵力,遂打算实施先敌突击,以期同时歼灭驻在边境地区企图入侵俄国领土的敌军。土军指望与山地居民部队协同一起在当地进行一些有成效的战斗行动。
在高加索战区,土军于1853年11月初首先转入进攻,企图向亚历山大罗波尔和梯弗里斯推进。俄军成功地挫败了土军的这一企图。1853年11月26日,土耳其的阿尔达汗军被安德朗尼科夫将军所部击溃于阿哈耳齐赫附近,而12月1日,艾罕默德·帕夏指挥的土军主力又被别布托夫将军的部队击溃于什卡德克拉尔附近。1853~1854年间冬,高加索战区的战斗行动实际上已经停止。
在同一时期,多瑙河战区的战斗行动也很有限。1853年11月初,俄军对在奥尔特尼察村附近横渡多瑙河的土军发起攻击,毫无成效。土军于1854年1月6日在切塔季的进攻,1854年2月3日在茹尔扎的进攻和1854年3月4日在克勒拉西的进攻,均被俄军击退。从战争一开始,俄国黑海舰队就卓有成效地活动在敌海上交通线上,将土耳其舰队封锁于各港口之内。
1853年11月30日,在锡诺普港湾发生了一场海战——锡诺普海战,此战以全歼土分舰队和俘虏其指挥官奥斯曼·帕夏而告终。锡诺普海战的胜利,是俄国在战略上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土军在巴什卡德克拉尔的溃败和其分舰队在锡诺普的覆没,说明了土耳其失败已不可避免,并促使大不列颠和法国很快参战。
1854年1月4日,英法联合舰队进入黑海,负责护卫土耳其交通线。大不列颠和法国敌视俄国的这一行动表明它们实际上已经参战,俄国政府遂于1854年2月21日宣布与大不列颠和法国处于战争状态。
俄国被迫与拥有约100万军队的同盟国进行战争。俄军只有70万左右,在军事技术装备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欧诸国。它的舰队基本上是由陈旧的帆力舰船组成,军队的武器主要是射程短的燧石滑膛枪,而当时联军装备的多半是线膛枪。奥地利、普鲁士和瑞典都有可能站在反俄同盟方面干预战争,这一危险迫使俄国将军队的主力放在西部边境地区。战斗在几个战区同时展开。为了在巴尔干先发制敌,尼古拉一世命令在该地转入进攻。
1854年3月23日,俄军在布赖洛夫、加拉茨和伊兹梅尔强渡多瑙河。进攻发展顺利,占领了伊萨克恰、土耳恰和马钦。5月17日,俄军开始围攻锡利斯特里亚。保加利亚人民把俄国士兵作为摆脱土耳其统治的解放者来欢迎。希腊北部爆发了反土耳其起义。
然而,奥地利所采取的敌视俄国的立场及其随时都有可能参战的危险,迫使俄国政府命令西部和南部边境地区武装力量司令帕斯凯维奇元帅将俄军从多瑙河撤回。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被奥军占领,这两个公国的民族解放运动遂遭镇压。
1854年4月22日,联军舰船炮击敖德萨。6~7月间,英法联军在瓦尔纳登陆。联军舰队将俄国舰队围困于塞瓦斯托波尔。在高加索战区,土耳其人集中了穆斯塔法·扎里夫·帕夏近12万人的军队,于1854年5月在亚历山大罗波尔和库塔伊西两个方向上对4万人的别布托夫军转入进攻。当时,别布托夫军主力正在阻击沙米尔指挥的山地居民部队对格鲁吉亚东部的进犯。尽管如此,安德朗尼科夫所部于6月16日在乔鲁赫河附近的战斗中仍然突击并击溃了土耳其的巴统军。7月29日,俄国的一支部队在钦吉尔山口的一次遭遇战中击溃了土耳其的巴亚济特部队,并于7月31日占领巴亚济特。8月5日,土军主力在丘留克—达拉被俄国的亚历山大罗波尔部队击溃后,被迫逃窜。结果,土军被粉碎,失去了积极的战斗力。
1854年春,战斗行动在波罗的海展开,被派到这一地区活动的是海军中将纳皮尔指挥的英国分舰队和帕塞瓦尔·德申指挥的法国分舰队。俄国的波罗的海舰队有26艘帆力战列舰、17艘巡航舰和轻巡航舰,其中仅有11艘是蒸汽舰。舰队由3个分舰队组成,两个在喀琅施塔得,一个在斯维亚堡。
为了从海上保卫基地,俄军首先大规模设置水雷障碍。敌人在行动上优柔寡断,谨小慎微,仅对沿海一带实施炮击和小规模的登陆,及捕获商船。8月16日,联军舰队和一支1.1万人的登陆队,攻占了阿兰群岛上仅有1600名陆海军士兵守卫的俄军主要堡垒博马尔宗德。联军在其他地区的登陆均告失败。
1854年秋,联军舰船驶离波罗的海。在北方,1854年间有几艘英法舰只驶入科拉湾,炮击了渔村科拉,随后又进入白海,企图攻击索洛韦次群岛和阿尔汉格尔斯克,但未获成功。在远东,海军少将普莱斯和普安特所率英法联合分舰队于1854年8月30日驶进阿瓦恰湾,并于9月1日攻击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1854年9月1日和5日,敌登陆兵上陆,企图攻下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但未成功。联军死伤约450人,于9月8日撤离阿瓦恰湾。联军在以上所有战区的战斗行动仅起一种辅助作用,旨在迫使俄统帅部分散兵力,并诱使其将部队调离主要战区克里木。
1854年9月14~18日,盟国舰队以强大的兵力支援和掩护一支远征部队在克里木半岛耶夫帕托里亚以南实施登陆。由于俄国陆军和舰队处于被动状态,联军部队通行无阻地登陆,并开始向南推进,于1854年9月20日与防守在阿利马河地区的缅施科夫军遭遇。
由于法国圣阿尔诺元帅和英国腊格伦将军所率法军在数量上占优势,且技术装备优良,再加上缅施科夫优柔寡断,俄军惨遭失败,被迫向塞瓦斯波尔退却,尔后又退向巴赫奇萨菜地区。俄军的这一机动,使沟通克里木和乌克兰后方地区的交通线得以完好无损,对敌登陆部队的翼侧和后方造成了威胁,但同时却使为数不多的塞瓦斯托波尔守备部队失去了陆军的掩护。联军统帅部决定不从北面进攻塞瓦斯托波尔之后,遂采取了迂回机动的方法,英法联军越过因克尔芒,从南面抵近塞瓦斯托波尔城。英军夺取了巴拉克拉瓦,而法军则夺取了卡梅什港,并开始在这两个地方建立后方基地,以保障后续战斗行动。
1854年9月25日,塞瓦斯托波尔城内宣布戒严。由此开始了历时349天的英勇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约有6万人的英法联军遭到只有1.8万名俄国步兵和水兵的塞瓦斯托波尔守备部队的抵抗。塞瓦斯托波尔临海一面,有强大的海岸炮台作掩护,但舰队指挥官会议认为这还不够,决定将14艘帆力战列舰中的5艘和7艘巡航舰中的两艘横向沉没在港口入口处,以阻止敌蒸汽舰突进塞瓦斯托波尔内停泊场;其余帆力舰只和所有汽船及蒸汽巡航舰用于保卫塞瓦斯托波尔。在塞瓦斯托波尔的背陆一方,有一座古老的堡垒从北面扼守着通往该城的各条道路。塞瓦斯托波尔南部的陆上工事刚刚开始构筑。然而敌人却未能利用自己的优势,拖延了攻城的准备工作,致使要塞守备部队在居民的协助下构筑了一道7公里多长、由8座棱堡和大量中间工事组成的防线,从南面完全保障了塞瓦斯托波尔的安全。领导城市防卫工作的是海军中将科尔尼洛夫、纳希莫夫和海军少将伊斯托明。
1854年10月17日,联军对塞瓦斯托波尔进行了第一次炮击。有120门火炮和1340门舰炮同时从陆上和海上对该城进行了轰击。俄军仅有268门火炮对敌进行了还击。敌人指望以海陆两面的猛烈炮火摧毁要塞的陆上工事,尔后一举攻占塞瓦斯托波尔。但是,俄军海岸炮台的还击使敌围城火炮和舰只受到较大损失,从而迫使腊格伦将军和康罗贝尔将军推迟了进攻。俄国野战军再度向塞瓦斯托波尔推进,后据守于梅肯集高地。10月17日,科尔尼洛夫海军中将在巡视筑垒线时,在马拉霍夫岗被炮弹炸伤后死去。缅施科夫在得到援兵之后,遂决定于1854年10月25日对巴拉克拉瓦谷地的英军外围工事实施攻击。俄军夺取了敌一些多面堡,击溃了卡迪根将军指挥的英国骑兵,迫使敌放弃了对塞瓦斯托波尔实施进攻的计划。
然而,巴拉克拉瓦会战的战果却未能得到扩大。11月5日,因克尔芒会战发生,俄军战败。但是,俄军具有无比的顽强精神,他们使敌人受到很大损失,使英法联军统帅部不得不放弃强攻塞瓦斯托波尔的企图,被迫转入长期围攻。
1854年,交战双方在奥地利的调停下开始进行停战谈判。大不列颠和法国提出要求:禁止俄国在黑海拥有舰队;不承认俄国对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的保护权和拒绝俄国单方面庇护土耳其苏丹统治下的东正教臣民的主张,还提出了实际上褫夺俄国通向多瑙河口的通道的要求。
1854年12月14日,奥地利彻底撕破了中立的假面具,宣布与大不列颠和法国结成同盟。1855年1月9日,在维也纳召开了俄国、大不列颠、法国和奥地利公使会议。俄国认为同盟国所提条件无法接受,和谈于1855年4月中断。
1855年1月26日,撒丁王国参战,向克里木派去了一个1.5万人的军队。
1855年,战事在所有战区持续未断,但克里木战区仍然是主要战区。在波罗的海活动的是海军少将邓达斯指挥的英国分舰队和海军少将佩诺指挥的法国分舰队。这两支分舰队在喀琅施塔得附近被俄国水雷炸毁几艘舰只之后,其活动有些收敛,仅对沿海进行封锁和炮击。8月18~23日,英法分舰队才企图夺取赫尔辛福斯及其防卫要塞斯维亚堡,但未获成功。至11月底,敌所有舰只驶离波罗的海。在白海,联军的6艘舰只从6月到9月一直进行封锁活动,但成效不大。在太平洋沿岸,联军在杰卡斯特里湾的登陆也被击退。
在高加索战区,俄国穆拉维约夫将军所部于1855年春在埃尔祖鲁姆方向发起进攻,将土守备部队困于卡尔斯城内。联军企图以登陆兵在黑海沿岸登陆和奥美尔·帕夏的远征军从苏呼米发起进攻来解卡尔斯之围,但未能奏效。巴格拉季昂·穆赫兰斯基将军率领的一支俄国部队于1855年11月4~6日在英古尔河一线对土军进行了阻击,但一直到茨赫尼斯茨卡利河畔才将其阻止住。在这当中,格鲁吉亚和阿布哈兹居民反土耳其的游击活动也起了作用。卡尔斯城守备部队待援无望,于11月28日投降。奥美尔·帕夏率残部退向苏呼来,1856年2月由此乘船撤回土耳其。联军利用俄国在黑海沿岸一带兵力有限这一机会,在黑海和亚速海沿海各地采取了一系列积极行动。
然而,主要战事仍在塞瓦斯托波尔城下展开。塞瓦斯托波尔守城军民不愧是积极防御的杰出榜样,他们不断出击,给敌人以打击,进行夜间搜索来骚扰敌人,开展卓有成效的地雷战,在棱堡前面构筑一些新的野战工事。他们将火力与堑壕的使用巧妙地结合起来,首创了多种阵地法。防御工程构筑是按照俄国著名的军事工程师托特列本和捷利亚科夫斯基的原则实施的。塞瓦斯托波尔的保卫者们在武器、弹药和粮食方面极端困难,他们为沙皇俄国军事上、经济上的落后付出了血的代价。但是,在最艰难的情况下,俄国士兵和水兵始终保持了高昂的士气和斗志。如中尉比留廖夫、水手长斯杰潘·布坚科、水兵彼得·科什卡和费多尔·扎伊卡、士兵阿法纳西·叶利谢耶夫和雅科夫·马霍夫、水兵的女儿塞瓦斯托波尔的达莎,以及其他一些塞瓦斯托波尔的英雄都成了当时闻名全国的人。
3月19日,伊斯托明在敌炮击勘察加多面堡时中弹身亡。沙皇政府命戈尔恰科夫将军接替缅施科夫的职务,但这对后来的战斗进程并没有起什么重要作用。
1855年4月9日,联军开始对塞瓦斯托波尔实施第2次炮击,塞瓦斯托波尔的保卫者进行了英勇抵抗,迫敌再度延缓了康罗贝尔早就认为必遭惨重损失的强攻。
在这之后,康罗贝尔就被主张采取更为积极行动的佩利西埃将军所替代。联军在1855年5~6月初对塞瓦斯托波尔实施了第3次炮击和随之进行了数次攻击,夺取了俄军的外围工事。
6月18日,英法联军在第4次炮击塞瓦斯托波尔之后再度发起强攻,同时,也对科拉别尔方面的几个棱堡实施了主要突击,但均被击退。双方损失惨重,俄军损失5000余人,联军损失7000余人。
马克思在评价这次强攻的结局时指出:“1855年6月18日曾经打算在塞瓦斯托波尔城郊演出修订版的、另一种结局的滑铁卢会战。但结果是英法军队遭到了第一次严重的失败。”6月28日,纳希莫夫在巡视马拉霍夫岗前进阵地时负了致命伤。8月16日,戈尔恰科夫试图再次将敌引开,遂向敌在黑河的阵地发起攻击,但因组织准备不力,进攻失败。以佩利西埃和西蒙斯为代表的联军统帅部下令进行了第5次炮击,紧接第6次炮击之后,其部队随之于9月8日对塞瓦斯托波尔发起总强攻,结果夺取了塞瓦斯托波尔防御配系中的关键阵地马拉霍夫岗。
俄军统帅部决定放弃城市,撤到塞瓦斯托波尔港湾北岸,将弃置的舰船全部沉没。
1855年底,战事实际上已经停止。双方在维也纳恢复谈判,俄国政府被迫作出让步。当时,俄国国内受过训练的后备兵已经没有,所储武器弹药也几乎消耗殆尽。军事税收和军事动员使农业衰竭,国家面临饥馑与流行病疫的威胁。所有这一切都促进了农民反农奴制运动的发展。
此外,瑞典、普鲁士,特别是奥地利这几个国家的立场对于俄国来说越来越具有危险性,奥地利公然以战争相威胁,以迫使俄国政府让步。
1856年3月30日在巴黎签订和约。俄国被迫接受了苛刻的条件。和约禁止俄国在黑海拥有舰队和海军基地,不准俄国在波罗的海的阿兰群岛上设防。俄国将比萨拉比亚南部割让给土耳其,并归还卡尔斯,承认由各强国对处在苏丹宗主权之下的摩尔达维亚、瓦拉几亚和塞尔维亚三公国实行集体保护。
克里木战争对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带有侵略性的。在整个战争中,俄军损失52.2万余人、土军损失近40万人、法军损失9.5万人、英军损失2.2万人。俄国为这场战争耗资约8亿卢布,同盟国耗资约6亿卢布。“克里木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沙皇的失败,使它的君主专制制度在国内外威信扫地,加速了1859~1861年革命形势的到来,促进了农奴制的衰败。克里木战争是兵力与兵器、军事学术与海军学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阶段。它对火炮枪械和水雷武器的进一步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根据这次战争的经验,各国都很快摒弃了滑膛武器而采用了线膛武器,摒弃了木制帆力舰队而建立了装甲蒸汽舰队。陆军战术和海军战术、筑城学和部队的工程保障等方面也都增添了许多新内容。克里木战争要求重新修正军事学术中的许多原则以适应时代的要求。纵队突击战术逐渐被淘汰。随着枪炮射程和火力密度的增大,出现了一种新的战斗队形——散兵线。克里木战争中,射击精度提高,射程和射击密度增大,这就迫使军队必须在距敌较远的地方展开。在进攻前实施火力准备的作用也大大地提高了。
在克里木战争中,枪炮火力之间不相协调的现象已经显露出来。火炮落后于新式轻火器。敌人的线膛枪火力使俄军炮兵的人员和马匹遭到很大损失。在构筑步兵掩体和采用堑壕体系构筑防御阵地方面,塞瓦斯托波尔保卫者们是遥遥领先的。
阵地战的产生是与克里木战争分不开的。塞瓦斯托波尔的防御是成梯次配备的,与以前城市防御阵地的编成是不同的。
事实证明,火力强大的支撑点能够抵御敌人的强攻和炮击,甚至还能对敌炮兵进行反击。在兵力兵器方面与塞瓦斯托波尔守军相比占颇大优势的联军统帅部,未能达成完全孤立该城的目的。在整个战争期间,塞瓦斯托波尔始终保持了与后方的联系,从而得到了各种补充。
克里木战争的经验,为60~70年代俄国进行的军事改革所借鉴,在19世纪下半叶武装力量的发展和战斗中又得到了广泛运用。
杀俄战俘、误炸波兰,美国对乌失望或发通牒,英国已开启劝降行动
俄军守住克里米亚是没问题的。俄罗斯是2014年拿下克里米亚的,到现在已经8年了,有啥防不住的?而现在俄乌冲突半年多了,俄罗斯已经通过公投拿下了乌克兰四个州,可以说已经是占据了很大的优势了。而到现在,俄军在赫尔松做一下战略转移,显然是为了适当收缩战线,保住战略成果,根本就不存在克里米亚是否能够守住的问题了。
1、俄军在赫尔松战略转移俄军这次的做法有点让人意外,一下子就转移出了赫尔松,把民众以及部队全部拉到第聂伯河的左岸去了,而俄军的目的可能就是依靠第聂伯河这道天然防线,然后在左岸进行固守策略。
从俄军现在的战略来说,俄罗斯以及拿下了乌克兰四个州,大概有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现在俄军可能也不想再继续跟乌克兰在其他地方缠斗了,只需要固守住这四个州的地盘,那么普京对这次俄军在乌克兰的特别行动可能就非常满意了。
而这次俄军从赫尔松撤出到第聂伯河的左岸,从战略上来说,也是想避其锋芒,躲开乌克兰精锐部队的进攻,而俄军就可以躲在这条河的左岸,进行固守,这样乌克兰部队想要突破河流的约束打过去,显然也是比登天还难了。
因此,俄军在赫尔松战略转移,突出了俄军避其锋芒,凭借河流固守的策略。
2、俄军依然强大,不惧乌军现在俄军从赫尔松撤退,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俄军有点怂了。但是实际上,现在的俄罗斯军队依然非常强大,拥有相当多的先进武器弹药等等,从战斗力上来说,依然是全球前三的存在,根本就不惧乌军的进攻。
此前一段时间,普京刚刚在俄罗斯进行了征兵总动员,征集大概30万士兵,而到现在,这30万士兵估计也全部到位了。而拥有了多达30万的士兵补充到俄军,那么未来俄军估计就可以拥有更充足的兵力投入到乌克兰,这样一来,反而可能显得乌军有点少了。
乌克兰原来有4100万左右的人口,但是俄乌冲突以后,估计跑走了大概有1000万人口,这样来说,还留在乌克兰的大概就剩下3100万左右的人口了,这样乌克兰想征兵就非常难了。这个从前一段时间乌克兰征兵年龄上限达到了60岁就可以看出来一些端倪了。而如果乌克兰未来无法征兵,那么意味着乌克兰的战争潜力将越来越弱了。
而俄罗斯拥有1.46亿人口,大概是乌克兰人人口的3倍多,这样来说,俄罗斯征兵就会相对容易得多,而俄罗斯拥有的战争潜力就会远远比乌克兰要大的多了。
因此,俄军依然强大,根本就不惧乌军,暂时的撤退可能只是为了更好地固守。
3、结论综上所述,俄军在赫尔松撤退,撤到了第聂伯河的左岸,看来是要凭借河流进行固守了。而俄罗斯拥有的武器和兵源比乌克兰多的多,想固守的话,乌军根本就没有太好的办法了。
俄波战争是怎么回事?
最近,西方媒体大肆报道华盛顿推动基辅当局与俄罗斯对话。在此背景下,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谈到了谈判的可能性,但前提是要恢复国家的领土完整并赔偿损失。与此同时,基辅当局立法禁止谈判,泽伦斯基多次表示不会同意。但近来,乌克兰的表现越来越让美国和盟友不满。
近来,美西方在支持乌克兰上似乎有了些动摇,主要是乌克兰导弹误炸波兰后,还大放厥词称是俄军干的;还有就是俄军人投降后,乌军击毙10名手无寸铁的俄军战俘。这样的行为,让美国及盟友感觉乌克兰是扶不起的阿斗。所以,美国是否进一步支持乌克兰的辩论在美国政治圈层讨论火热,一些人称与乌克兰的关系应“退后一步”。
据美国《国家利益》网站报道,在基辅当局对导弹落入波兰作出反应后,美国及其盟友正在重新考虑对乌克兰的态度。该网站称,“基辅在导弹发射方面的顽固行为不仅引起了美国保守派的失望和愤怒,也引起了白宫和其他北约伙伴的失望和愤怒”。
此前几天,波兰村庄被导弹攻击,造成两人死亡,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第一时间将所发生的事情归咎于俄罗斯,而美国和波兰都称火箭弹来自乌军。保守派官员和活动人士长期以来一直对拜登政府的乌克兰政策持怀疑态度,而波兰的悲剧只是火上浇油。
近日,美国参议院司法委员会前成员迈克·戴维斯告诉媒体,在乌导弹误炸波兰事件发生后,美国应该得出结论并降低对基辅的支持程度。他说:“我们需要退后一步,对此更加理性,少一些情绪化。让我们从社交媒体和后院中移除乌克兰国旗,并开始思考什么对美国有利。”
戴维斯还说,我们看到了乌克兰外交部长库列巴是如何宣传的:这是一枚俄罗斯导弹。虽然我们知道这不是真的,但我们要怎么做?如果我们应用第五条相关内容怎么办?突然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不,基辅的利益与华盛顿的利益不一致,“拯救乌克兰”不值得“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
目前美国一部分人主张乌克兰与俄进行谈判。
美国前中央情报局分析师弗雷德·弗莱茨称,“美国应该让乌克兰知道,只有当它同意与俄罗斯坐在谈判桌前时,才会继续提供援助。我们必须要求乌克兰参与和平谈判,需要一种有助于结束这场冲突的持续进程。”他还抱怨说,对乌克兰的援助正在耗尽美国本土的重要军事物资。在他看来,有必要仔细监控基辅如何使用分配的资金。
美国专栏作家塔拉·索南辛称,“美国人可能不赞成美军直接卷入乌克兰冲突,正如我们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看到的那样,美国人一直对直接军事干预外国冲突感到沮丧。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都对卷入地区危机表示担忧,我也不希望我们卷入乌克兰一场无休止的冲突”。在她看来,由于最近的中期选举“疲惫不堪”,美国居民不会支持在欧洲扩大战区,而对于立法者本身而言,由于国会权力平衡不稳定以及即将到来的假期,这将很难就此事作出集中决定。
而与此同时,英国也与乌克兰渐行渐远。
英国首相苏纳克于11月19日抵达基辅进行访问,并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会谈。会后,苏纳克承诺向基辅提供120个高射炮装置,以及打击无人机的资金。
但军事专家雅科夫·凯德米披露称,向乌克兰赠送军事装备只是掩盖其访问真正目的的面纱,苏纳克去乌克兰的真正目的是规劝乌克兰与俄和谈。
他在社交媒体上写道,“英国首相在与泽连斯基会面时,敦促基辅恢复与克里姆林宫的和谈”。苏纳克表示,英国不能再成为对乌克兰军事支持的主要参与者,必须执行“华盛顿协议”。
而与此同时,英国方面曝出乌克兰难民援助系统现在面临崩溃的危险,因为政府已将其工作转移给地方当局和志愿者。据称,英国政府援乌难民的“乌克兰房屋计划”的设计期限仅为6个月,即在此期间结束时,支持将终止,没有提供替代方案。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政府建议乌克兰人自己寻找新住房,然而,只在英国生活了六个月的乌克兰难民根本无法提供租房时的担保和信用文件。
延伸阅读
联合国要求调查“乌士兵蓄意射杀俄战俘”视频乌方表态
据美联社20日报道,乌克兰官员表示,将对在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展开调查。此前俄罗斯方面称,这些视频显示乌克兰士兵蓄意射杀可能试图投降的俄军士兵。路透社称,联合国官员此前表示,应该对这一事件进行调查。_
乌克兰副总理奥莉加·斯特凡尼什娜在参加哈利法克斯国际安全论坛期间说道,“当然,乌克兰当局将调查这些视频。”她19日晚上称,这些经过剪辑的简短视频片段“不太可能”显示出俄方说法。
社交媒体流传的视频截图
俄罗斯官方18日表示,将基于发布在Telegram和其他社交媒体上的这些视频片段展开刑事调查。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称,视频显示乌克兰士兵在“处决”俄罗斯战俘,她要求国际组织谴责乌方这一“令人发指的罪行”并进行彻底调查。俄国防部当天也发表声明称,有视频显示乌克兰士兵蓄意射杀逾10名俄罗斯战俘,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及其跟随者必须为此接受历史的审判。
美联社称,上述视频片段无法得到独立证实,目前尚不清楚视频拍摄的地点和时间。但有俄罗斯媒体称,视频是在卢甘斯克地区的马基夫卡村拍摄的。乌克兰军队本月早些时候宣布重新控制了这个村庄。
不过,美国《纽约时报》称已经核实了这些视频的真实性。这些视频最初是由乌克兰新闻媒体和社交媒体传播的,并以此来称赞乌武装部队的军事实力,宣传乌军夺回了冲突初期被俄军控制的地方。
该报指出,视频显示的事件发生在乌克兰军队11月中旬夺回卢甘斯克地区马基夫卡村之际。通过将视频内容与卫星图像进行比较,《纽约时报》称,已证实这些视频的拍摄地点是在马基夫卡村的一个农舍。其中一些视频是11月12日一个亲乌克兰的社交媒体Telegram频道发布的四段无人机视频中的一部分,该频道提到了乌军重新控制马基夫卡村的消息。该报还证实,其他航拍视频也是最近在该村拍摄的。
美联社称,乌副总理斯特凡尼什娜在回应此事时称,乌克兰军队“对处决任何人绝对不感兴趣”,而且已经收到直接命令,要“尽可能多地”带走战俘,以便在与俄罗斯交换战俘时可以用他们进行交换。
《纽约时报》提到,联合国人权高专办发言人玛尔塔·乌尔塔多18日告诉路透社,“我们得知这些视频,正在调查。对无战斗力人员处决的指控应立即、充分和有效地进行调查,并追究任何犯罪者的责任。”
联合国乌克兰人权监测团也呼吁进行进一步调查,其在发给美联社的一份声明中说,该机构“已得知这段视频,并且正在调查。我们重申我们的呼吁,所有这类指控均应得到有关当局适当和迅速的调查。”
当被问及乌克兰政府是否会允许国际调查时,斯特凡尼什娜说,“我们会看到的。这没有问题。”
美联社提到,联合国乌克兰人权监测团负责人马蒂尔达·博格纳近日表示,乌克兰军队在俄乌冲突中涉嫌实施一些虐待行为。博格纳称,“我们收到了可信的指控,称乌克兰武装部队人员对失去战斗力人员即决处决,此外还有几起酷刑和虐待案件。”
被西方劝说与俄罗斯和谈,与乌军总司令传出矛盾,泽连斯基遇麻烦
俄波战争是俄国利用乌克兰哥萨克起义对波兰发动的兼并乌克兰的战争。
乌克兰早在14世纪后叶,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王国联合后转归波兰。生活在第聂伯河下游草原地区的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波兰的逃亡农民和城市贫民,形成以捕鱼、狩猎、畜牧和农业为生的自由流民,号称哥萨克。哥萨克人为争取波兰王国的人册权,不断要求增加在册人员数。然而,波兰政府由于财政匮乏,无法满足要求,乌克兰哥萨克人起义连绵不断。1648年5月,爆发了波兰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乌克兰民族大起义,起义***是鲍·赫麦尔尼茨基。这次起义席卷乌克兰全境,11月起义扩大到白俄罗斯。波兰政府军与起义军经6年战争,已无力再战,双方于1653年12月18日在《兹博罗夫条约》基础上达成妥协:波兰政府允俄波战争许乌克兰哥萨克建立自治的统领国,波军不得进入境内;在册哥萨克人数增至4万;恢复乌克兰的东正教会;被赶走的波兰地主可以重返家园。
兼并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是历代沙皇对外政策的重要目标。随着俄国国内起义的平定和波兰新国王的继位,尤其是波兰和乌克兰已两败俱伤,俄国遂着手兼并行动。1653年7月,俄国政府决定,同意接受乌克兰加入俄国。同年10月11日,俄国缙绅会议批准政府决定。俄兼并乌克兰战争爆发。
俄波战争持续13年,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654—1656年)。1654年5月,俄国10万大军在北线,分北、中、南三路向白俄罗斯和斯摩梭斯克地区的波军发动进攻。北路俄军从大卢基出发,连克涅维尔、波洛次克、维帖布斯克。中路俄军从维雅兹马出发,7月攻克多罗戈布日,9月攻克斯摩棱斯克。南路俄军从布良斯克出发,沿罗斯拉夫尔——奥尔沙——鲍里索夫一线向明斯克推进。1654年的交战,俄军与乌克兰哥萨克军协同作战,不仅收复了俄罗斯西部的失地,而且占领了第聂伯河和西德维纳河之间的白俄罗斯地区和部分立陶宛地区。
1654—1655年冬季,波兰——鞑靼联军在南线,即乌克兰发动反攻。波军与乌克兰哥萨克军发生激战。波军在莫吉廖夫获胜后,进抵布沙,直逼乌曼。1655年1月10日,波兰——鞑靼联军围攻乌曼,久攻不克。南线波军的胜利并不能扭转败局。
1655年夏,俄军在白俄罗斯——立陶宛战场进展顺利,连克明斯克、维尔纽斯以及考纳斯和格罗德诺等重要城市。俄军收复白俄罗斯和立陶宛大部分土地。在乌克兰战场,俄国——乌克兰哥萨克联军开始反攻,向西乌克兰推进。9月,联军包围利沃夫;北路俄军占领卢布林,直抵维斯瓦河畔的下卡齐米日和普瓦维。波兰首都华沙受到威胁。
1655年6月,瑞典对波兰宣战,同时在波兰领土上和波罗的海海域采取军事行动,以阻止俄国进入波罗的海。1655年9月8日和10月19日,瑞典军队相继攻克华沙和克拉科夫。波兰国王杨·卡什米日逃往西里西亚。
战局的变化迫使俄国政府暂时停止对波兰的军事行动,加之俄国兼并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任务已基本实现,因此决定联合波兰,对付瑞典。俄国从1656年春开始与波兰政府谈判,俄波双方于1656年11月3日,在维尔纽斯附近的涅米扎签订停战协定,联手投入对瑞典的战争。俄波战争第一阶段结束。
第二阶段(1658—1667年)。1657年8月6日,鲍·赫麦尔尼茨基病故,贵族出身的伊·维霍夫斯基接任乌克兰哥萨克统领。
波兰政府在俄国对瑞典作战的两年内,获得喘息之机,之后,拒绝承认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重新并入俄国版图。乌克兰哥萨克上层维霍夫斯基等人奉行亲波兰政策,以图脱离俄国。这一政策引起了乌克兰哥萨克上层的分裂,乌克兰陷入内战。1658年6月,维霍夫斯基的代表赴华沙同波兰政府谈判。9月16日,波乌双方代表签订《加佳奇条约》,乌克兰以自治的“罗斯公国”名义加入波兰——立陶宛国家。
《加佳奇条约》的签订引起一部分亲俄哥萨克上层和农民群众的反对。乌克兰再次爆发反维霍夫斯基的起义,起义***为伊·鲍贡和伊·西尔科。为避免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落入波兰或土耳其、克里木汗国之手,俄军及其支持下的哥萨克军向波军和维霍夫斯基的哥萨克军发起进攻,俄波之间重开战。1658年11月,俄国和瑞典签订停战协定。随后,俄军在白俄罗斯和立陶宛向波军发起进攻。
1659年4月,俄军在乌克兰包围波军一部,6月失利。8月,俄军主力从基辅出发,在第聂伯河左岸地区告捷。维霍夫斯基逃亡波兰。鲍·赫麦尔尼茨基之子尤里·赫麦尔尼茨基当选乌克兰哥萨克统领。俄国取消了乌克兰的自治地位。
1660年5月3日,波兰和瑞典两国在格但斯克附近的奥利瓦签订和约,恢复两国原先的边界。波兰重整旗鼓反击俄军进攻。同年6月25日,波军在白俄罗斯大败俄军;接着10月8日,再败俄军。俄军被迫退守波洛茨克和莫吉廖夫。同年12月,波军相继收复维尔纽斯和格罗德诺。
1660年9月,波兰——鞑靼联军在楚德诺夫围攻俄军,11月3日,俄军由于弹尽粮绝被迫投降。与此同时,波兰迫使尤里·赫麦尔尼茨基宣布脱离俄国,效忠波兰国王。波军控制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波军企图夺占俄军坚守的基辅,始终未能奏效。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的哥萨克不承认尤里·赫麦尔尼茨基,重选伊·勃柳霍维茨基为统领。乌克兰分成两部分。
1663—1664年冬季,波军向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发起进攻,俄波战争进入白热化状态。双方先后在格卢霍夫和北诺夫哥罗德展开激战。波军战败,退回右岸。
1664—1665年,在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爆发一部分哥萨克和农民反对波兰和亲波统领的起义,但动摇不了新统领效忠波兰国王的政策。
俄波之间长期的战争,造成波兰国库枯竭,无力再战。1667年1月30日,俄波双方代表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安德鲁索沃签订停战协定: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一部分以及斯摩棱斯克等省归属俄国;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一部仍归属波兰。俄波战争结束。
俄波战争以波兰的失败和乌克兰被两国瓜分而告终。17世纪中叶爆发的乌克兰哥萨克起义是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俄国和波兰都不允许乌克兰获得真正的独立。俄波13年的战争,导致乌克兰一分为二,乌克兰人民遭受的民族压迫更为残酷。
这次战争进一步改变了两国力量的对比。波兰最终衰败下去,逐渐在欧洲大国政治中消失。俄国力量迅速膨胀,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日益增长了实力:等级君主制正在向君主专制制度过渡,沙皇专制制度日趋形成;商品货币经济打破地区界限,正在形成全俄市场;强大的军队和源源不断的财政收入都成为俄国对外扩张、争夺欧洲霸权的重要基础。俄国经过18世纪初北方战争(1700—1721年),终于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到18世纪末,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通过三次瓜分波兰,最终实现吞并乌克兰的目标。
俄波战争第二阶段是怎样的?
眼下,俄乌局势依然胶着。
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最新战报称,俄军继续在顿涅茨克地区打击乌军设施和装备,俄军精确打击了位于顿涅茨克地区斯拉维扬斯克的乌军预备役训练中心。
乌克兰武装力量总参谋部则发布公告称,乌军在顿涅茨克地区的斯拉维扬斯克、巴赫穆特和阿夫杰耶夫卡三个方向击退了俄军的进攻。
自俄军撤离赫尔松市,退回到第聂伯河东岸据守后,该地区的战局再度引发外界关注。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认为,俄军正在挖战壕并筑起坚固的防线来为冬季做准备,从赫尔松的撤退是为了建立一个更具防御性的地位。
如此看来,泽连斯基把在赫尔松取得的进展宣称成“历史性的”未免过于乐观。当然,除开战争层面的,泽连斯基恐怕还有许多的“困扰”。
美国媒体近日报道称,美国正在向乌克兰施压,要求它对与莫斯科和谈持开放态度。
与此同时,美国一些高级官员开始鼓励乌克兰考虑与俄罗斯开启谈判。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在前段时间表示,乌军预计难以收复在战争中失去的全部领土。乌克兰军事上的胜利也许无法通过军事手段实现。他表示,现在存在“谈判的机会之窗”。
不过,对于美方的表态,乌克兰方面并不认同。
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米哈伊洛·波多利亚克表示,西方试图劝说乌克兰在取得一系列军事胜利后同莫斯科会谈,这种做法是“奇怪的”,相当于要求乌克兰投降。
也有部分美国专家认为,米利不能完全代表华盛顿,并认为美国应该增加武器供应,帮助乌克兰彻底击败俄军,放慢速度并不是正确的做法。
其实,俄乌冲突这场“拉锯战”掺杂了许多因素影响,战争到底何时结束、并且以何种形势结束都充满了太多种可能。
但是,唯一能确定的是,这场冲突不仅给俄乌带来影响,同时也对世界产生了影响。
近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九次***非正式会议在泰国首都曼谷结束了两天的讨论后闭幕,通过的***宣言中围绕俄乌冲突强调“给世界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并对能源价格上涨导致的通胀加速和粮食的不安全性加剧表达担忧。
值得一提的是,宣言中写进将推进自由开放的贸易、努力消除供应链的混乱。
除此之外,还有消息曝出乌军总司令或与泽连斯基有矛盾。
有消息传出,乌军总司令扎卢日内已被要求减少公开活动和活跃度,因其与乌总统泽连斯基关系紧张。
美国《时代》周刊曾为扎卢日内制作的封面截图
对于二人的矛盾,双方其实都已经进行过辟谣,认为流言不过是俄罗斯为瓦解乌政府所释放的假消息,不过,西方媒体已多次报道二人矛盾。
扎卢日内去年7月成为乌军总司令。此前,就有媒体报道泽连斯基计划撤换乌军总司令,以防扎卢日内在政治上的影响力逐日递增,有取代自己成为新总统的趋势。
而扎卢日内也曾略带调侃的称自己梦想成为一名喜剧演员,就像泽连斯基一样。
空穴来风未必无因,看来泽连斯基的处境也挺“艰难”。
延伸阅读:
美媒:华盛顿和基辅出现第一次重大意见分歧
围绕波兰遭到导弹袭击的真相,美欧俄乌各方仍在明里暗里地较劲。尤其是美国和乌克兰,总给人一种一个想说,一个不让说的感觉。美国“政治新闻网”近日爆料,美国貌似确实在给各方压力,让他们发表相关言论时谨慎点。
“政治新闻网”称,据两名西方官员和一名美国官员说,过去两天,美国高级官员与欧洲***和乌克兰总统办公室的官员进行了接触,敦促他们在谈论波兰导弹爆炸的原因时要谨慎。一名西方官员说,在一系列紧急电话中,美国官员要求北约盟国在波兰的调查完成之前,不要发表明确声明。
在此之前,关于导弹是谁发射的、谁该对此次袭击负责,各方发表的信息相当胡乱。在本周二爆炸发生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一次讲话中说,造成波兰境内两人死亡的导弹是俄罗斯发射的。但到了第二天,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却表示,导弹可能是乌克兰的。美国总统拜登也表示,“从轨迹来看,它不太可能是从俄罗斯发射的。”
泽连斯基和拜登
“政治新闻网”表示,这些不同的声明表明华盛顿和基辅之间第一次重大意见分歧之一。尽管美国官员在淡化分歧,但俄乌冲突可能将持续整个冬天意味着更多这样的裂缝可能会出现,而这可能会被莫斯科所利用。
前国务院官员希瑟·康利说,波兰遭导弹袭击造成的混乱对美国、其北约盟友和乌克兰来说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检验”。“我认为我们都学到了一个非常宝贵的教训,那就是你不能在事件发生后马上就发表言论,除非你明了解内情因为现在的风险太大了。”
本周二,正当俄罗斯加大对乌克兰的导弹袭击时,波兰东部卢布林省赫鲁别舒夫县普热沃多夫村被导弹击中。“政治新闻网”称,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警报,因为波兰是北约成员国,如果是俄罗斯发动的对波兰领土的袭击,这可能会引发北约的回应。
结果,泽连斯基和他的一些助手迅速指责是克里姆林宫干的。但在接下来的24小时里,美国、北约和波兰的***表示,有证据表明,波兰的袭击可能来自一枚试图阻止俄罗斯袭击的乌克兰防空导弹。
本周三,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军事官员向他保证,导弹是俄罗斯发射的。“我毫不怀疑,这不是我们的导弹,也不是我们发动的导弹袭击。”但美国总统拜登周四早上G20峰会返回后,反驳了乌克兰总统的言论,称“那不是证据”。
据两名熟悉内情的西方官员透露,泽连斯基的声明促使美国高级官员周三联系北约盟国,称美国认为导弹似乎来自乌克兰,是俄罗斯制造的。“政治新闻网”称,截至周三晚上,包括泽连斯基办公室官员在内的乌克兰官员对此并不相信,并向一些欧洲同行表示,他们希望看到导弹是乌克兰的具体证据。
俄罗斯方面称,从残骸判断,爆炸可能是乌克兰S-300防空导弹造成的
不过,泽连斯基周四还是稍微调整了自己的立场。他在新加坡的彭博新经济论坛上说:“我并不100%确认——我认为世界也不完全了解发生了什么。”他说,根据爆炸现场的图像,他的军事助手告诉他,爆炸不可能仅仅是由乌克兰的防空导弹引起的。
与此同时,随着俄乌冲突继续僵持,美乌之间的分歧可能还会如“政治新闻网”所说,继续增多。该媒体称,这场冲突预计将进入一个残酷的冬天,鉴于天气条件,双方都不会取得重大进展。在重新进入赫尔松后,势头似乎站在乌克兰一边,但基辅需要继续得到武器和人道主义援助补给。
美国参联会主席马克·米利周三再次呼吁乌克兰利用战场局势,与俄罗斯进行和平谈判。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网站报道,米利警告称,乌克兰近期在军事上战胜俄罗斯的可能性不大。他指出,尽管基辅最近在战场上取得进展,并占领了赫尔松市,但莫斯科仍然在该国拥有重要的军事存在。
美国参联会主席马克·米利
不过,“政治新闻网”称,泽连斯基面临本国国内“寸土不让”的巨大压力。今日俄罗斯也称,俄罗斯表示将继续其军事行动,直到所有目标都实现。看来和平短期内仍无法达成。
第二阶段(1658~1677年)。1657年8月6日,鲍·赫麦尔尼茨基病故,贵族出身的伊·维霍夫斯基接任乌克兰哥萨克统领。波兰政府在俄国对瑞典作战的2年内,获得喘息之机,之后,拒绝承认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重新并入俄国版图。乌克兰哥萨克上层维霍夫斯基等人奉行亲波兰政策,以图脱离俄国。这一政策引起了乌克兰哥萨克上层的分裂,乌克兰陷入内战。1658年6月,维霍夫斯基的代表赴华沙同波兰政府谈判。9月16日,波乌双方代表签订《加佳奇条约》乌克兰以自治的“罗斯公国”名义加入波兰-立陶宛国家。
《加佳奇条约》的签订引起一部分亲俄势力的反对。乌克兰再次爆发反维霍夫斯基的起义,起义***为伊·鲍贡和伊·西尔科。为避免乌克兰和白俄罗斯落入波兰或土耳其、克里木汗国之手,俄军及其支持下的哥萨克军向波军和维霍夫斯基的哥萨克军发起进攻,俄波之间重开战。1658年11月,俄国和瑞典签订停战协定。随后,俄军在白俄罗斯和立陶宛向波军发动进攻。
1659年4月,俄军在乌克兰包围波军一部,6月失利。8月,俄军主力从基辅出发,在第聂伯河左岸地区告捷。维霍夫斯基逃亡波兰。鲍·赫麦尔尼茨基之子尤里·赫麦尔尼茨基当选乌克兰哥萨克统领。俄国取消了乌克兰的自治地位。
1660年5月3日,波兰和瑞典两国在格但斯克附近的奥利瓦签订和约,恢复两国原先的边界。波兰重整旗鼓反击俄军进攻。同年6月25日,波军在白俄罗斯大败俄军;接着10月8日,再败俄军。俄军被迫退守波洛茨克和莫吉廖夫。同年12月,波军相继收复维尔纽斯和格罗德诺。
1660年9月,波兰—鞑靼联军在楚德诺夫围攻俄军,11月3日,俄军由于弹尽粮绝被迫投降。与此同时,波兰迫使尤里·赫麦尔尼茨基宣布脱离俄国,效忠波兰国王。波军控制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波军企图夺占俄军坚守的基辅,始终未能奏效。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的哥萨克不承认尤里·赫麦尔尼茨基,重选伊·勃柳霍维茨基为统领,乌克兰分成两部分。
1663~1664年冬季,波军向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发起进攻,俄波战争进入白热化状态,双方先后在格卢霍夫和北诺夫哥罗德展开激战。波军战败,退回右岸。
1664~1665年,在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爆发一部分哥萨克和农民反对波兰和亲波统领的起义,但动摇不了新统领效忠波兰国王的政策。
俄波之间长期的战争,造成波兰国库枯竭,无力再战。1667年1月30日,俄波双方代表在斯摩棱斯克附近的安德鲁索沃签订停战协定: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一部分以及斯摩棱斯克等省归属俄国;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和白俄罗斯一部仍归属波兰。俄波战争结束。
俄波战争以波兰的失败和乌克兰被两国瓜分而告终。俄波13年的战争,导致乌克兰一分为二,乌克兰人民遭受的民族压迫更为残酷。
这次战争进一步改变了两国力量的对比:波兰最终衰败下去,逐渐在欧洲大国政治中消失;俄国力量迅速膨胀,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日益增长了实力。等级君主制正在向君主专制制度过渡,正在形成全俄市场;强大的军队和源源不断的财政收入都成为俄国对外扩张、争夺欧洲霸权的重要基础。俄国经过18世纪初北方战争(1700~1721年),终于跻身于欧洲强国之列。到18世纪末,沙皇叶卡特琳娜二世通过三次瓜分波兰,最终实现吞并乌克兰的目标。
好了,关于“13万俄军向乌克兰投降”的讨论到此结束。希望大家能够更深入地了解“13万俄军向乌克兰投降”,并从我的解答中获得一些启示。